9月15日,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開始在網上預售。由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持續低迷以及華為先一步發布新機Mate 60,蘋果新手機的需求近期一直是分析師們爭論的焦點。
預售當天,高端Pro和Pro Max機型在天貓的蘋果旗艦店開始預售不到一分鐘就售罄,京東平臺iPhone 15手機的累計預訂量已超340萬。
根據官網顯示,目前中國大陸市場上,iPhone 15的發貨時間已經推遲至3-4周之后,Pro Max則需要等待更長的6-7周時間。
在X(推特)平臺上,郭明錤發布了對蘋果新機系列首周末預購的觀察,他認為人們對iPhone 15 Pro Max的需求相當瘋狂,人們對該手機的熱情超過了去年的iPhone 14 Pro Max。他預期,蘋果今年的iPhone 15系列出貨量將達到8000萬部。
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兩款機型的需求則和去年發布的14對應設備當時的需求類似,但相比于14 Pro,15 Pro的預定量有所下降,而郭明錤指出這與Pro Max今年的強勁需求有關。
其他分析師則指出,15 Pro Max的更長等待期也反映出該機型初始供應量較低的現實,其顯示屏的供應鏈可能有一些問題。但IDC研究總監Nabila Popal稱,隨著Pro Max出貨量的“高度傾斜”,蘋果將馬力全開,這將提升蘋果手機的平均單價。
Counterpoint的高級分析師Ivan Lam表示,iPhone能夠在4000元人民幣以上的細分市場中吸引大量消費者。尤其是Pro系列,對正在使用iPhone11/12并希望更新手機的客戶來說,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但同時,蘋果正面臨著來自華為Mate 60系列的嚴峻挑戰。
此前有報道稱,好于預期的銷量促使華為將下半年Mate 60系列的出貨目標提高了20%,并預測到2023年其新智能手機的整體出貨量至少達到4000萬部。
對此,郭明錤則認為中國的預購并非只由蘋果的核心用戶或者粉絲推動,華為也并不能完全搶走智能手機的消費主體。